(15版)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发布时间: 2018-07-13   浏览次数: 872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实现祖国统一为什么要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统一方针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3、香港、澳门回归后,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

  港澳问题的形成及其性质:

香港澳门属外交问题,由中国政府与英、葡政府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主权回归问题;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两岸同一问题。

香港:

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北京条约》,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领土割让英国。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和以南地区及附近230个岛屿,面积946.6平方公里,即“新界”,租期99年。

香港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

澳门:

1553年葡萄牙商人借居澳门半岛。鸦片战争后强占。1851年、1854年分别占领凼仔岛、路环岛。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霸占。澳门供21.45平方公里,50万人口。

台湾: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本岛、澎湖列岛及众多附属岛屿。19451025日台湾光复。1919年国名党撤退台湾,因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两岸长期处于分裂状况。台湾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

第一节 实现祖国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 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2、 近代仁人志士的努力探索

3、 人民的意愿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及实质

1、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总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由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以及目前为台湾当局控制的金门、马祖等岛屿。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明代以来,先后被西班牙、荷兰(1624年侵占,1661年郑成功收复)等殖民势力侵占过,但中国人民誓死反对外国侵略,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

1895年《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回到祖国)。

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退踞台湾岛,在美国等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 的反共政治构架。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长期分离状态。

2、台湾问题的实质

2003年胡锦涛在会见美国访华团时指出: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涉及中国统一还是分裂的问题。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对于台湾问题,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是武力解决。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恢复了国民经济,开展了计划经济建设,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加速建设海军和空军,为解放台湾做好军事准备。

1948年,中共中央准备解放台湾,中央和华东局内定舒同为台湾省第一书记,194910月至11月进行策划,后来有关领导人被抓变节,导致岛内400多名共产党员被害。19493月新华社《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时评“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94912月中共中央《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指出,1950年的任务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朝鲜战争爆发后,计划搁置。19547月再次提出解放台湾,93日炮轰金门。195512月,解放江山岛和大陈岛。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从两个方面开展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核心就是美国从台湾撤兵。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56年周恩来在政协提出除了准备必要时武力解放台湾外,要努力争取和平解放台湾。1957年,毛泽东提出通过两党和平谈判,和平统一,台湾过渡自治,国民党领导人可参加全国政务的领导,外国军队要撤出台湾。1958年炮击金门事件,毛蒋默契击败美的台独阴谋,蒋牢守金门,不使台湾成孤岛。1963年周恩来把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是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上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由,悉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侯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之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形成和确立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祖国统一作为自己的一大历史任务,并为此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努力。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1、 毛泽东的和平统一思想

50年代毛泽东多次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如下:

1)省亲会友,来去自由;(2)既往不咎,立功受奖;(3)国共合作,爱国一家;(4)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周恩来提出的“一纲四目”(前已叙述)

毛周的思想实际上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初步构想

2、“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环境。以和平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不但对国内建设有利,而且对这些地区和人民都有好处。

3、“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1981年,叶剑英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九条方针”

1981930日,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发展政策》的讲话。指出国家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明晰化。

4、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

19821月邓小平指出,叶剑英的九条方针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29月,邓小平指出,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至此,一国两制构想明确形成。

5、 邓小平论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的“六项主张”。(1)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2)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建议举行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和地方谈判。(3)不赞成“完全自治”的提法。自治应有一定的限度,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4)“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不现实的。(5)坚持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实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他它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独立,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6、 十三大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概括

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把“一国两制”概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

“一国两制”具体来说,包含,一个国家、两制并存,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高度自治四个方面并存。

(1) 一个国家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和生活方式长期变。

(2) 两制并存

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制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的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和平的国内与国际环境;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1997年,香港回归。630日,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交英国国旗。

71日零时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19991220日,澳门回归祖国。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

“一国两制”又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开创了和内地共同繁荣的新纪元;

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995130日,江泽民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胡锦涛、习近平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