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第七章教学案例《小岗村:改革典型如何成为发展典型》
发布时间: 2018-07-13   浏览次数: 422

 教学案例3:小岗村:改革典型如何成为发展典型②

【案例呈现】

197811月的一天晚上,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一份承包责任的文书上按了鲜红的手印。从此,中国农村开始了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性变革。但在“敢为天下先”的辉煌之后,小岗村却渐渐放慢了脚步,始终未能迎来发展的春天。

沉寂多年之后,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提出,错过改革开放发展机遇的小岗村在村党委书记沈浩的带领下,终于又开始发威了。

2005619日,小岗村投资300多万元的大包干纪念馆建成开馆。纪念馆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纪念馆已经被列为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10所知名高校将其定位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2006218日下午,70多户小岗村的家庭代表在村委会开会,会后宣布,“小岗村发展合作社”要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用农民土地。小岗村1800亩土地,除了400余亩已经种植葡萄以外,沈浩打算将其他的土地全部纳入合作社,将集中起来的土地种植高效饲料和蔬菜。按照这种集体经营模式,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小岗村与上海三农公司达成协议,将在小岗村兴办国家标准化养猪场,年出栏5万头,吸收60名村民就业。与此同时,小岗村还大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小岗人计划在小岗建设大约占地15亩的农贸市场。

沈浩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岗村应该重塑辉煌,在农村发展方面把红旗再树起来,小岗村争取再次成为“富裕起来的典型”。

【案例点评】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历史上,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抓住了改革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改革过后的辉煌,很快被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所阻塞了,小岗村的发展落后了。要解决小岗村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发展,而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面对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又是推动小岗村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本案例,可以清楚地看出,不改革没出路,要通过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推动事物向更高层面的跨越,小岗村的发展鲜明地说明了这一点。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第七章第二节第一目“全面深化改革”的教学。主要是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角度,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