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版)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发布时间: 2020-04-02   浏览次数: 649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明确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确,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邓小平理论已经被证明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教学重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课时安排:4课时

双向交流:什么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时代主题逐步由战争转向和平与发展,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和借鉴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机遇。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历史和现实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左”的错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分析了失误产生的原因,果断地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紧紧围绕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197812 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3)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41987年,党的十三大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轮廓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5)“南方谈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邓小平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理论也逐步走向成熟。

6199210月,党的十四大系统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71997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邓小平同志围绕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根本问题,深刻地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提出的现实依据。邓小平在1980年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2卷,313页)可以看出,他所关注的不是社会主义的“名”,而是社会主义的“实”,这就抓住了社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因此,他所关注的不是社会主义现有的特征,而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相比有哪些一般的区别,而是社会主义如何才能优于资本主义。简言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社会主义本质所体现的东西究竟在哪里?他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实际,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邓小平文选》第3卷,1011页)而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在当时是被搞得十分混乱的一个问题。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把本来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东西说成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真正是应当属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东西,很多人却看不清、看不到,存在诸多的混乱和错误观念。

2、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但是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实行这些新的经济政策不仅同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不同,而且从表面上看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距离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越来越远,仿佛是在从社会主义阵地上向后撤退。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出发,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按照这样的方向走下去,社会主义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究竟哪一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应当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但是,要想统一全党的认识,以便理直气壮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这就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正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社会主义,以便建设一个真正能够显示出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3、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回顾一下我国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二是来自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体制模式;三是我们自己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把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客观存在的基本特征区分开来,针对过去只是着重于关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形成这种特征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更为根本的目的和目标。他提出了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高体现。这三个方面的概括,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又包含了生产关系;既包含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包含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既讲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又讲了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因此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体。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既是前者的结果,又是后者的条件,是一种关系上的递进。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紧密的联系,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即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更多地放在了生产关系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社会主义在很长的时间内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优越性。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铁一般的逻辑,论证了一个道理,私有制和剥削是资本主义一切罪恶的根源。邓小平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点,突出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对于最广大人民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了社会财富分配和占有的平等,并且为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条件。这是社会主义一个最大的优越性。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社会主义。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既要求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高效率的社会;又要求分配合理,共同富裕,公平公正的社会。但是社会现实生活与此存在着鲜明的反差,于是,一部分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不理解。邓小平同志在概括和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时,一连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五个动词,它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体现只能是最终的结果。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既定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又具有过程性,它所体现的是由不够充分到比较充分和最终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这样渐进的阶段性过程构成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相伴相随的。既然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那么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也应该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体现需要若干代人进行坚持不懈的艰苦探索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三)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理论与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1、纠正和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曾经相当长的时间,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并不完全清楚,有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看法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客观实际的。如人们往往停留在或偏重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层面上,并且把这些当做社会主义内在的根本属性即社会主义本质。这样的理解加以绝对化和简单化,特别是忽视了解放、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这两个本应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因而并未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这一新论断,纠正和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实现了一次意义重大、深远的思想大解放。

2、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3卷,291-292页)邓小平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气魄和睿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创造性的重大理论突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重大发展。

3、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只有准确地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本源和基准,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实践意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如何正确地制定和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不断取得成功,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问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根本上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从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系上讲,社会主义本质是更深层次的、更基础性的本源和标准。正是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公有制、按劳分配、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实现形式,为逐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随着邓小平理论及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它将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取得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更大成就。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等,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案例导入】

   “实事求是”碑的来历

“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党内教条主义束缚,确立起来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经过艰苦探索而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从实践的角度看,它是人们行动的指针;从政治角度看,它是一个政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兴衰的重大问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什么是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

1929614日,毛泽东在写一封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1930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78月间撰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哲学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的高度。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党的七大以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与丰富。

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197812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林彪、“四人帮”大搞禁令和制造迷信的影响,不少人的思想依然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因此,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反复强调,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1980年,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针对党内外存在的一些自满和懈怠的情绪,强调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他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提出和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同时,针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一些不思进取、工作不实、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贪图享受、脱离群众等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指出,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的原意(本意)

   “实事求是”一词原出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意在颂扬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唐代颜师古对“实事求是”所作的注释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思是做学问务必详尽地掌握事实材料,以真实的知识和符合实际的结论。因此,实事求是的原意(本意)是指一种求实的学风。

毛泽东的贡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解释实事求的科学内涵。1916年,在岳麓书院办学的一位校长,把这四个字写成硕大的横匾挂在讲堂门口。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利用假期两次入岳麓书院寄读,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自然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十多年后毛泽东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实事求是”作出了新的解释和发挥了新的解释,赋予其新意,并把四个字写下来嵌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大门口。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涵义作出了科学地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这就把实事求是地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赋予其科学的涵义和理论形态,是这一古老的成语成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基本精神的中国语言表达形式,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

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情况,解决新问题。”也就是说,解放思想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研究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进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了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互动:什么是国情?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基本情况。 关于基本国情的认识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曾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直到党的十三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了科学判断,对这一问题才有了完全清醒的认识,即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

最早谈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到中国共产党,通过他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不断走向成熟。

1)马恩:共产主义“两阶段”理论。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学说,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列宁的:“过渡时期”+“初级社会主义”+“发达社会主义”。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根据新的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将经历过度时期、初级社会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即有一个由从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这对后人继续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列宁没有展开对这些范畴的分析,因为当时他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过度到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所以列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过度时期的理论方面。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很短,没有来得及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发展阶段作出具体的分析,但他却已经在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要分阶段的问题

3)斯大林:没解决这个问题。从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开始,实践提出了必须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有一个正确认识的问题。但斯大林没有从实际出发作深入研究,甚至没有意识到存在这个问题,而是简单地把当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误认为就是建成了马克思分析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从而轻率地提出向共产主义过度的设想,因此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阶段划分的重要观点。他在1956年党的八大就提出:“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建成”,“我们的社会主义还需要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1957年他再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但尚未完成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大跃进”的教训,他在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的重要观点。但是,当时毛泽东和全党都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大意义,后来又因为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当时形成的以强化阶级斗争为主要特征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理论联系起来,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道路,以后虽然有过一些新的想法,但没有展开。

5)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重新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发展

1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初级的阶段”这一概念。十一届六中全会使用的概念是 “初级的阶段”,强调的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比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不能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这一制度还不完善,在发展中经历过一些曲折,遭受到一些挫折而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同十一届六中全会相比,十二大报告把初级阶段同物质文明还不发达相联系,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上展开分析初级阶段奠定了基础。

3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地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文件不仅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概念,而且对这一阶段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作了前两次更为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到,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初步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初级的阶段,到1986年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每一次都在论述中增添新的内容,表明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科学认识正在逐步形成。

4)党的十三大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879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特征和任务等,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5)党的十四大再次指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92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指出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历史阶段。

6)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979月,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正是基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认识,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7)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当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后,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只是总体小康而非全面小康。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只刚刚进入小康的门槛。一是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还不高,二是指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所谓不全面,是讲我们总体达到的小康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经济方面也主要是侧重在解决生存需要,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即使在生存问题上,也还有很多问题来不及解决,例如住和行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声后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

8)十七大、十八大肯定了取得的发展成就,同时再次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9)十九大报告指出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层基本含义的关系:第一,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二者的区别:一是经济基础不同;二是上层建筑不同;三是主要矛盾不矛盾不同;四是根本任务不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

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达的历史阶段;

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

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它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认真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较好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拓展和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意义: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克服关于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左”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武器。

第一,它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科学依据。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首先在于对国情的正确判断和把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最大的实际。从初级阶段出发,我们就可以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和立足点。我们党正是从这一根本依据和立足点出发,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

第二,它是克服关于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左”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武器。右的倾错误思想表现为对待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上机械论,即在近代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中国补资本主义的课。“左”的错误倾向表现为社会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即认为不经过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左”的错误还是右的错误,都和我们不能够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直接的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克服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全盘西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3.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过程

1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219799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第一次概括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科学命题。

31980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把党的政治路线概括为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

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以现代化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标志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5)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61985年,邓小平 进一步把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联系起来。

7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总体布局。

8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基本路线。

10)十九大把“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起写入党的基本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的含义:所谓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明三位一体全面发展。十六大以后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中国特赦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且明确把和谐社会作为同富强、民主、文明并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十九大又把生态美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构成五位一体。2)实现奋斗目标的最主要的内容和基本途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3)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对我国现代化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4)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1)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得出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该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反复强调,必须尽快把工作的重点从革命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选集》4586)可见,马克思主义者向来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也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是由于后来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20多年里,发展不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指出: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他认为,经济上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对战后时代主题转换的敏锐把握和对时代特征的科学分析,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邓小平认为,在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中,和平是发展的条件,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就难以集中心思发展经济;而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越发展和平力量越大”。因此,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对于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而言,发展太慢就会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落后,而落后就会受制于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要想在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首先要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赶上资本主义,超过资本主义,最终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加快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 中国加快发展起来,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

 

5.“三步走”战略

所谓经济发展战略,就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全局出发,对较长时期内国家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步骤、重点、指导原则和根本措施等所作的谋划,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经济发展战略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根本性,即它所决定的是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问题;二是全局性,即它所要解决的是全局性的问题;三是长期性,即它所要实现的是长时期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边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代表人物有毛泽东和邓小平。

1)毛泽东“两步走”发展战略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设想用100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11953年,毛泽东开始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1953年党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就开始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现实的任务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21954年,毛泽东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

31956年,把实现四个现代化列入党章。1956年又把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

41964年,周恩来正式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并把它作为在20世纪内奋斗的目标。

由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重大问题缺乏始终一贯的科学认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2)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依据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经过科学分析和精心设计和首先提出的。

1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第一次使用“小康”概念。1979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说法,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思考20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究竟可能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同年10月,他在谈到实现现代化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修改原来关于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在同年十二月,他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

21980年,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的战略构想。1980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明确提出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

3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用10年的时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用10年的时间达到小康。

4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

3)“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1)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了顺利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还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邓小平提出,沿海一些地区要走在全国的前面,率先实现现代化,以更好地带动全国的现代化。内地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加快建设,国家要尽力支持内地的发展,沿海要注意带动和帮助内地的发展。对于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合法的较高收入应予允许和保护,并依法加以必要的调节;非法的,必须坚决有效地依法处理。要承认不平衡,同时要从不平衡逐步达到相对的平衡,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6.改革开放理论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我们这里所说的“改革开放”是一个组合词。按照字面的解释,“改革”是指改良和变革,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开放”与“封闭”相对,是指解除封锁,建立同外界的联系,让外面进来,里面出去。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改革开放”是指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让中国强大起来。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发展状况,决定中国不改革开放不行

1)国内情况:人民生活困难,经济发展处于缓慢和停滞状态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国家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家经济处于缓慢的发展和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极为困难,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案例】  “文革”结束时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城市    

城市市民基本上靠工资生活。然而,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1957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624元,1976年下降到575元,不进反退,还少了49元(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50年》,第897898页)。很多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购买。粮票,更是流行了40年,被称作“第二货币”。“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五大件臵备整齐不到600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虽个个心向往之却只能敬而远之。服装从颜色到样式,单调划一,蓝、黑、绿、灰,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色调。 (摘自“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曹普 学习时报200810月)

农民   “已经饿了十好几年啦!”

农民的日子更加艰难,农村真苦,农民真穷。据原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统计的数字: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2.7亿人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

19776月,万里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到任以后,所见所闻,使他大为震惊:“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农村问题特别严重,农民生活特别困难,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样,门窗都是泥土坯()的,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我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这能算是社会主义吗?”(摘自“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曹普 学习时报20081006日) (摘自《周末报》2010129日, 作者:傅上伦、胡国华等。)

沿海       逃 港 潮

新中国从1951年封锁了深圳边界。从1957年起,通过罗湖桥过境耕作的村民发现了两岸的差距,当地居民于是千方百计逃到香港。

在随后的20年里,深圳共出现了4次大规模偷渡。第一次是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外逃了5000多人;第二次是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外逃19万人;第三次是1972年,外逃2万人;第四次是1979年,有7万多人伺机越境。最后外逃3万人。

为什么要外逃呢?下面的事实可以说明: 

深圳有个罗芳村,河对岸的新界也有个罗芳村。不过,深圳罗芳村的人均年收人是134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人是13000元;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人为0.70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港币,两者差距达100倍,如此之悬殊,难怪人心向外了。

逃港的民众用行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我们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2)国际环境:中外经济科技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使中国面临巨大压力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学习西方,才能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教材p127上介绍了1978年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

【案例】     1978年中国与西方发展差距

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瑞士伯尔尼公司一个低水头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2.5万千瓦,职工只有12人。我国江西省江口水电站,当时装机2.6万千瓦,职工却有298人,高出20多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一小时起落两架,还搞得手忙脚乱。

西欧几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也相当高,机械化程度高,丹麦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只有6%7%,但生产的粮食、牛奶和猪肉,可以满足三个丹麦总人口的需要。2011年末,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比重达51.27%,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48.73%)

美国三大产业比重为第一产业:1.8%左右(中国10%左右) 第二产业:22%左右 第三产业:76%左右。 (摘自“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曹普,学习时报,20081006日。

2)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多次强调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这主要是:1)改革开放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邓小平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我国的表现形式时,将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邓小平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是基本上适合生产力状况的,上层建筑也是基本上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谈我们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此,邓小平认为必须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我们所有的改革开放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文革”结束后的严峻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改革开放。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去忽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为在短时期内就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甚至认为共产主义也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更为严重的是,脱离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去搞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难以回首的历史灾难。以至于“文革”结束后,中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社会局势。当时,中国整个政治局面处于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开放。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高效运行的机制,但是我国在完成三大改造以后,仍然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一些确有成效的经济、政治措施和方法,不加改变地沿用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在指导思想上盲目排斥商品经济和个体经济,结果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对经济体制。(4)改革开放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必要途径。

改革开放的含义与目的。

所谓改革是指在坚持基本制度前提下对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制进行革命和创新,实现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资料学习“票证经济”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基础十分落后,生活物资的供应远远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增长,社会上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

1953年,国家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人们要凭票证来限量购买粮食、油、布、煤、肥皂等生活必需品。

1955825日,国务院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拉开了中国“票证经济”的帷幕。多达2000多个市、县都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票证,进行计划供应,一些较大的厂矿、学校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中央到基层发行过粮票品种约有30万,包括农村口粮粮票、工种粮票、补助粮票、知青回城粮票、光荣家属粮票、干部下乡粮票、军用粮票等等。 

随着各种生活物资的不断丰富,在1993年,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讲述: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简言之,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我国选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性------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经济体制的积极探索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958年在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商品经济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相联系,就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2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思想逐步形成。

第一阶段,1978-1983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第二阶段,1984-1987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第三阶段,1987-1991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第四阶段, 1992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19979月,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论断。

6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列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7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8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9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也就是说,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方式,而不是基本经济制度。因此,不应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也不应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他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再次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第二,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计划与市场应当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说:“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到90年代初,他又重申:“计划和市场都得要。”第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由于正确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只是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方法,所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由此也就得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结论。早在1979年,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时,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著名论断。他说:“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四,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邓小平相信,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不会导致两极分化,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他说:“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在这里,邓小平正确地把握住了保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两个根本条件: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一是不导致两极分化。邓小平对这两个根本条件的另一种表述是:“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在邓小平指出的坚持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条件中,最根本的是第一条,即“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这是保证实现第二条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的前提条件。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理论还提出了其他一系列“两手抓”思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邓小平的一系列“两手抓”,坚持了辩证法的全面性,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有利于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为我们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实了新的内容。

 

9.“一国两制”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含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基本内容。它包括十个方面:1)一个中国原则;2)两制并存; 3)港澳台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富有想象力的答案。它不仅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而且在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平共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国两制”在保证中央政府国家主权的前提下,突破原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中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下带有某些复合制的特点。在一国之内存在两种制度,以实现国家的统一、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灵活地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争端问题。这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和实践中是从未有过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的发展。

2)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的和平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实行“一国两制”,在中国的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自己的身边,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局势可以长期稳定,有利于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同时,也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长期稳定、繁荣和发展。“一国两制”是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顺应历史潮流,有功于民族,有益于人民。

3)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国两制”构想问世以后,得到了全世界的一致赞誉,被称之为“天才的创造”,“令人神往的伟大构想”,“为和平解决当今世界各项争端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1)香港问题。1773,英国开始对华进行鸦片贸易,英国鸦片贩子源源不断地把鸦片输入中国,顿使中国陷入灾难深重的泥潭之中。183963,林则徐来到广州附近的虎门海滩,下令把已缴获的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英国的鸦片贩子和工业资本家不甘失败,加紧活动,催促英国政府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18411,英军以武力强占香港岛,2月攻占虎门,5月进犯广州。1842年,英国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淞、镇江。同年829日,清政府与英国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英国根据《南京条约》占领了我国领土香港岛。

186010月,英法联军进犯北京,火烧园明圆。清政府又被迫接受侵略者的全部要求,于1024日签订《北京条约》。就这样,英国占领了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的土地,以及位于九龙半岛西部的一个大岛屿昂船洲。不久又图谋占领整个九龙半岛及其附近岛屿和水域。189869日,清政府总理与英国在北京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根据该约,清政府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岛屿,租给英国,租期99年。这块租给英国的土地后来被称为香港新界。

2)澳门问题。澳门古称“蠔镜”,包括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个离岛,现时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位于珠江口西南。葡萄牙人从十五世纪初叶开始,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活动。1553年,葡萄牙商人谎称商船遇风暴,请借澳门曝晒“水渍贡物”并贿赂明朝官员,得以入据澳门。但直至鸦片战争前的近300年间,中国明清政府仍然对澳门拥有并行使主权。18458月,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趁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之机,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并在澳门任命了自己的总督(有说1623葡萄牙在澳门设立第一任总督)。188712月,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又称《中葡北京条约》),宣布中国“允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等于承认了葡萄牙对澳门的管治权。19284月,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通知葡萄牙政府,决定终止《和好通商条约》,但葡萄牙殖民者仍继续占据着澳门。

总之,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北京条约》而强占的。

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1)排除障碍,顺利实现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一国两制”构想虽然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的,但却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香港回归使这一构想变为现实。1982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从此揭开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外交谈判的序幕。经过两年多谈判,终于打破了僵局,获得了成功,但英方又抛出一个“以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即继续保持英国在香港的管理作用,同时接受中国对整个香港的主权。对此,邓小平断然予以拒绝。19841220日,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中英两国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7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时将香港交还中国。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署,标志着香港进入了回归前的过渡时期。1985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负责起草基本法工作。邓小平对此十分重视。他在会见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说:“我们的‘一国两制’能不能够真正成功,要体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里面。这个基本法还要为澳门、台湾作出一个范例。所以这个基本法很重要。世界史上还没有这样一个法,这是一个新事物”。经过5年努力,于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诞生,并于当年44日,经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1997630日午夜,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7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空前盛事,它不仅宣告了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终结,洗雪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而且作为以“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的光辉里程碑,将永远彪炳史册。

2)香港回归推动了澳门问题的解决。19792月,中国和葡萄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一致认为:澳门是中国的领上,目前由葡萄牙管理。在适当的时候,中葡两国通过协商,友好解决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19866月至19873月,中国政府依照解决香港模式,同葡萄牙政府进行了关于澳门回归问题的谈判。于1987413日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12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3331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从而为1999年澳门平稳地渡和澳门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1220日,中葡双方在澳门隆重举行盛大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澳门地区行使主权,被葡萄牙占据长达400年之久的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它比夺取政权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极其复杂的极其艰巨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如果说党在领导体制、领导制度、领导方式以及作风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弊端,那就会妨碍着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这些弊端越来越显得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极不相称。因此,如果不改善党的领导,党的状况就不能适应党的任务对党提出的要求。

1)必要性  

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两大主题,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依然存在,这就难免使一些人陷入认识上的误区,甚至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用期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社会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价值观念的多种取向,群众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很多。这就需要党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才能适应新的要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经说过:“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1481页。)这个精辟诊断,对于我们理解新形势下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邓小平指出:我们不少党员领导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殊化,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党的威信”,并严厉强调:“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在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党的组织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一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不高,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2)措施

改善党的领导,主要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所谓领导方式是执政党用以组织和引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式。所谓执政方式是执政党掌握和控制公共权力的体制、机制、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1)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完全一致的,党的领导最本质之处是执政,而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也正是依法治国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内容。

2)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实行了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与当时党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在较长时期内仍沿袭了这种体制和领导方式。实践证明,以党代政,党的组织直接包办一切的领导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政权机关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的积极性,势必严重妨碍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新世纪改革、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不照搬西方模式。在现阶段,主要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治国方略,健全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

3)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与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的课题。只有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只有在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实际工作中,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突破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围绕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世界的工具,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地分析,并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创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能取得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功,根本的原因是邓小平理论指引的结果。邓小平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为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步走” 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等,仍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必须坚持,不能有任何动摇。

邓小平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邓小平理论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遗产。邓小平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统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