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 2018-07-13   浏览次数: 325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以《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为例

                            谢军  

       (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摘要: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从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项目的设计、内容的安排、过程的推进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根据《概论》(2015年修订版)内容体系,共设计十二项实践教学项目,对应课程相关章节核心内容。每个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包括主题、目的、对应章节内容、活动说明、课时、主题课堂、实践成果、实践类型八个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淮南师范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hsjyxm25)研究成果;同时系2016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概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室》(项目编号:Szzgjh1-1-2016-19)研究成果。

 

前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实践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下简称“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形成可以推广的范式,依然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一、做好顶层设计,因校制宜整体制定实践教学方案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既是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的对象与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使然,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提出的要求。”[2]近年来,部分高校在推进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红色基地考察之旅、珍珠项链”等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都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探索。但是,实践教学是一个涉及面广、量大、学生数量多的现实,多数高校的校内资源难以满足其实践教学需要,而校外实践教学又存在安全保障、费用高等现实问题,使得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于思维上的‘天马行空’,陷入缺乏依据和脱离实际的空想。”[3]不同高校存在办学层次、地域环境、社会资源等差异,故在全国层面还难以形成统一的实践教学方案,可被移植、复制到其它高校。各具体高校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要在充分把握相关文件出台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借鉴国内部分高校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充分挖掘校内、校外两个资源,形成合力,探讨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因此,各具体高校需要在不断调研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因校制宜整体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方案应包括实践课与理论课学分划分比例、第一、二、三课堂的有机衔接、参与主体、队伍建设、考核办法及分值比例等系列问题。同时还要理清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与实践教学的界限、衔接及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等系列问题,减少大思政部门功能的交叉重复,协同发展提升效率。

二、做好学情分析,精准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实践教学相较于理论课的开设,需要资源的支持,更需要师生真心投入,真心喜爱。对于同一所高校而言,学生所学专业差异大。各具体高校实践教学开展中,要进行学情分析,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要求,针对性设计实践教学项目。例如,许多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主要包括考研生准备、直接就业两种情况,其学习要求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准备考研究生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考内容,他们更注重课程知识体系完整性;对于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他们更加注重课程实践教学生动性。故教学安排上要统筹兼顾,在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基础上,既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学理性,也要提高实践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的学科背景有差异,学业有专攻,优势不尽相同,故具体实践教学项目应交给授课教师进行设计。授课教师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实现教师组队、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联合开展,甚至可以调动专业课教师的参与指导,协同作战,使得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多种方法的继承,都是以教学成效的展开为根本,每位授课教师都有选择多种方法的权利。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项目设计思路,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真心投入,严格要求,最终能为实践教学起到相得益彰的成效。

三、立足教材,以问题导向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是共性课程,但存在一本多纲的特点。故实践教学内容的推进,需要将学生直接的生活感受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教育和锻炼。立足教材,将学生的兴奋点、兴趣点、困惑点与课程精神、体系的结合,围绕章节内容列出问题意识,吸引学生好奇、探究、主动、积极学习,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理论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课程的具体章节,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形成具体的问题导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高于‘技艺性’的培养目标,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进行正确认知、正确解读、正确运用的检验。”[4]《概论》课程通过项目设计指导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根据《概论》(2015年修订版)课程章节体系,设计十二项实践教学项目分别对应课程十二章的内容,涵盖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分为四个必修项目和八个选修项目。实践教学一“思想改变重要性实验,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实践教学二“红色影视赏析,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巨性,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实践教学三“主题演讲”,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与不足;实践教学四“经典阅读《论十大关系》”,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艰难与智慧;实践教学五“实践教学基地实践考察行活动”,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深刻领悟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实;实践教学六“我当校园文明大使活动”,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从做好身边的小事开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实践教学七“我的家乡主题汇报”,对应教材第七章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认知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实践教学八“主题知识竞赛”,对应教材第八章内容,目的是扩展大学生理论知识,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实践教学九“翻转课堂”,对应教材第九章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民族的根本利益;实践教学十“时政热点问题探讨”,对应教材第十章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实践教学十一“扶贫攻坚社会调查”,对应教材第十一章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实践教学十二“反腐倡廉进学生群体”,对应教材第十二章内容,目的是让大学生深刻体会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在组织实施方面,教学系负责课程实践教学的组织、协调工作,任课教师负责实施。教师可根据班级规模,自行组织若干实践活动小组开展教学。所有实践活动均应有记录,以可检验的载体呈现。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实践教学项目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成绩评价,记入学生期末总成绩。实践教学项目推进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课堂教学结束前至少完成四个必修项目的实践教学内容。“扶贫攻坚社会调查” 必修项目可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安排; “经典阅读、时政热点问题探讨、我的家乡主题汇报”三个必修项目可以由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安排完成;其它八项为选修项目,由授课教师自行选择完成部分内容。

每个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包括主题、目的、对应章节内容、活动说明、课时、主题课堂、实践成果、实践类型八个方面的要求,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第一、二、三课堂的结合。 以实践教学七“我的家乡主题汇报”项目为例,具体操作如下所示。(1)主题:我的家乡主题汇报(必修);(2)目的:学生通过调研感受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美好变迁,从而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可;(3)对应的内容:适应于该课程的第七章;(4)活动说明:家乡是一个人美好的记忆,也给学生成长的轨迹带来许多喜怒哀乐。对于已经离开家乡外出上学的大学生而言,似乎又有特别的感觉。布置学生对家乡进行调研,了解家乡的一草一木,以及一些美好的传说,介绍家乡的变化及特色美食等,每人制作成PPT,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1-2篇作品,在班级进行汇报介绍,每班推选2-3篇参加校级评选;(5)课时:4课时;(6)主体课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7)实践成果:每小组运用PPT在课堂汇报;(8)实践类型:赏析类

四、实践教学项目过程的推进要体现快乐性

    在国外,高校普遍没有专门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的具体学科中开展,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在国内,高校为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性,单独将其抽出形成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其优点是体现出教育的集中性、专门性,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与学生所学专业、学情的脱节。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运行中,面临着少数学生上课不来,来了也不听的困境。实践教学的推进要体现快乐课堂理念,弥补理论说教的不足,通过精选的项目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灵魂的互动,这也是实践教学的精髓所在。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将思想性、知识性、快乐性融为一体,让师生在活动开展中享受快乐,体味幸福。实践教学要注重新媒体的运用,通过微信群、QQ群等学生熟悉使用的新媒体手段,在课下将分散于学校不同地域的学生,通过网络连接成一个无形的线上课堂,通过问题意识的挖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

实践教学项目推动过程中要体现快乐性,教师需要把握如下要点:(1)教师要走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特别是进入学生网络世界,进行换位思考与互动,掌握学生最真实的思想状态,找准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教学项目,从而达到思想引领和知识传授的成效。(2)教师要经常性地融入社会、深入课堂实践教学项目设计与运行要善于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活动来解答课程理念和知识点。(3)实践教学项目设计运行可操作性、知识的学理性、过程的快乐性成为一个整体,让有形知识的讲解融合于无形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收知识,提升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彭庆红,鲁春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51-54;

[2]叶山土.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15-120;

[3]杨艳春,卞桂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路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115(01):81-84;

[4]高继国,张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元”评价微探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0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