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版)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发布时间: 2020-04-02   浏览次数: 4296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的:明确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了解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基本内容,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认清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和成功的历史经验。

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一)过渡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出未来的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论》:这是毛泽东一九四〇年一月九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一九四〇年二月十五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二月二十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释。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这一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新型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中国建立,社会经济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社会主义的因素与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存在着斗争,但是社会主义的因素起着决定作用,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1.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五种经济同时存在。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同时存在。

在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家具,但是是非常有限的,当时统计,每个农户根本不可能分到一头耕畜,当时每一农户占有的耕畜量是0.47头,也就是说一头耕牛或毛驴不可能分到一家。需要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另外,但当时的农业经济毕竟是一种封闭式的小农经济,也不利于兴办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更无法集中力量抵御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所以说国家在当时通过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它代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保护民族工商业,使得当时存在一定量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在私营企业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之间,资本家与职工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难以独立形成体系,需要与国营经济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合作,到后来的全面合作并股份化,形成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又明确指示已解放了的地区,要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建国后不久,我们已没收了占全国工业资本2/3、工交运输固定资产80%2800多个官僚资本企业,建立起了较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49年的34.7%上升到1952年的50%,使国家的经济命脉一开始就掌握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手中。

五种经济性质。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带有社会主义的萌芽,这为革命的转变提供了内在的依据,还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这些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见表一)

 表一: 建国初期我国五种经济性质

三种基本经济

经济性质

两种派生经济

经济性质

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性质

 

 

个体经济

非社会主义性质

合作社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非社会主义性质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带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知识链接:

混合经济是指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实际上现在的经济都是混合经济。

阿尔文·汉森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汉森在1941年发表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中,较系统地解释了“混合经济”的含义。他认为,从19世纪末期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就开始逐渐变为私人经济和社会化经济并存的“公私混合经济”或者“双重经济”。汉森认为,这种“混合经济”具有双重的意义,即,生产领域的“公私混合经济”(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并存)和收入与消费方面的“公私混合经济”(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福利开支与私人收入和消费的并存)。

后来,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也专门论述了“混合经济”。他认为,“混合经济”就是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行控制,但是,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控制更为重要。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杰出人物,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提出,未来谁在混合经济领域取得建树,必定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课堂探讨:

问: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混合经济好不好?是否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答:好。混合经济适应当时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它是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第一个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效果不亚于今天的改革开放。

2.政治上

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新中国建国之初的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性质。

建国后头三年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同时部分地、初步地开始社会主义的改造。在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完成后,毛泽东认为,在彻底打倒了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就是剩下的最后一个剥削阶级,就阶级矛盾而言,无疑是主要的革命对象。因此,他断言:“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31页)

    对于判断主要矛盾的意义,毛泽东早就有过精彩的论述。他指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遵循这一方法论原则,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准确的判断。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主要矛盾,决定着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和党的主要任务也必然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这就要求中国革命必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总体上: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1.关于过渡的时间

阶段

提出

过渡前时长

开始过渡大约时间点

过渡时长

预计完成时间

第一阶段

1949年毛泽东

经过10年、15年或20

1959年至1969年间

未涉及

未涉及

第二阶段

1952年毛泽东

3

19529月开始过渡

10年到15

1962年到1967

第三阶段

实际改造情况

3

19529月开始过渡

3年到4

1956底完成

 

1949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以后,大约还需要经过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19493月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即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年到20年时间。

1952年,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从而为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的时候,毛泽东基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开始酝酿和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2  9 月,毛泽东提出从现在开始,用10年至15年时间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2.关于转变的条件

工业化:

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认为实现工业化和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3.关于过渡的方式和步骤

先工业后农业、先国营后私营:

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

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结构图

3、关系

鸟的主体两翼,一化主体三改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

4、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

这条总路线是正确的。总路线强调了两点:一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和三大改造。二是要“逐步实现”工业化和三大改造。这种安排是比较积极而又慎重的。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不足之处:在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中,毛泽东加上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的内容,“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当时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社会主义公有制又要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两翼”的社会主义改造,越来越走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主体”的前面,实践偏离了总路线,19551956年改造的速度太快。

原因:(1)理想本身有问题。单一公有制观、按劳分配唯一观、计划经济优越论,本身就有问题。(2)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偏差。忽视了马克思所强调的生产力条件。(3)急于求成。(4)缺少经验。发展都是试错的过程,很难完全避免失误。中国付出了代价,但也有收获,使改革开放有了积极性,有了参照对象,避免了好多弯路。

(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1.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经过3年的恢复时期,我国经济有了明显的进步。国家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工矿企业、铁路、银行等国民经济的命脉。国营企业大多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表现出对于其他经济成分的优越性。到1952年,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增加到56%,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中国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业合作化不能坐等工业化和机械化。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这些本来主要是为了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生产困难而采取的措施,然而却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式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本身)不景气,相反,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苦、消灭剥削制度的愿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

 

知识延伸:

问题一:毛泽东为什么改变原来的过渡构想,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主要是适应推进中国工业化的需要。1952年,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从而为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的时候,毛泽东基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酝酿和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然。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终极理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当然是越早实现越好。

第二,实现工业化的迫切需要。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需协调共进。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三,消除贫富两极分化苗头的需要。土改完成后,有的农村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土改期间,老解放区进行的互助合作积累了经验,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第四,解决资无矛盾的需要。土地改革以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突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既解决了主要矛盾,又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需要;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民族工商业既限制又利用的实践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积累了经验,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提供了又一依据。

第五,时局有利。具有里苏联对中国建设的援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信心。大有东风压倒西风的势头。

问题二:社会主义改造快速完成的原因?

第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

关于社会主义, 在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有两个最裁本特征: 一是大机器工业普遍化, 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 二是生产资料为全体社会劳动人民所共有。他们并没有机会实践其理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实践中创行的社会主火体系, 为国家高度控制下的全民所有制体系, 其特点为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我国五十年代党的主要领导人及广大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有偏差, 更多地把社会主义与公有制联系在一起, 进而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成份越公越是社会主义。这样,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过早地提出消灭资本主义势力, 消灭私有制。

第二、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过高

中国劳苦大众尤其是贫苦农民霄经饱受封建剥削压迫。新中国成立后, 他们翻身解放, 当家做主, 渴盼尽快摆脱贫穷, 过上幸福生活。加之舆论导向社会主义无限好, 激发了人们奔向社会主义的热情。的确在整个合作化过程中, 较快的进展速度和广大农民入社的积极性不无关系。当人民愿意的时候,很容易将私有的财富变成共有的财富,实现共有制,如果不愿意则很难。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与人民的意愿程度联系较低。

第三、粮食问题的压力使然

建国伊始, 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成为我国党和政府面临的头等重要问题。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十分尖锐。由于城乡粮食供应面临迅速扩大, 使粮食销量大幅度增加。据统计,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摸经济建设的开始, 城镇人口聚增, 1 9 5 3 年已达78 2 6 , 19 49 年增加2 0 61 ; 19 5 3 , 农村吃商品粮的人口也增加到1 亿。而国家掌握的恨食, 1 9 5 2 年一1 9 5 3 年粮食年度是支大于收, 赤字40 亿斤。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粮食库存急据下降, 形势相当严峻。所以, 我国不得不从1 9 5 3 12 月对全国城乡实行粮食统购统销。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是保证粮食统一征购的最有效办法, 这几乎为全党所共识。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从1953年起,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全面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经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提出了对中国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党和毛泽东,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以和平手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成功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 、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对其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1956年低,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曾设想过无产阶级掌权后用和平赎买方式变革所有制对无产阶级的有益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马克思设想以和平的手段迫使资本家屈服于工人阶级,恩格斯认为如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但他们没有机会实现这种设想;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和1921年两次提出过赎买政策的设想,但因俄国资本家的不合作而未能实现。

       2)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划分理论。毛泽东将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则具有两面性。把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分别对它们采取没收和赎买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最富有特色、最富创造性的内容,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最富有实质性的发展内容之一。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4.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与书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3.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